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5:44 点击次数:103
于1975年3月19日最终赦免名录里,我们觅得一位名唤陈士章的原第二十五军中将军长,沈醉在其回忆录《战犯重塑纪实》中提及,其颇似陈瑞章:“陈士章言其过年必恸哭数次,我视其为挚友之选。我深信,对父母不敬、对家人寡情者,必非善类,不宜结交。试想,对至亲尚且无情,岂会对友人忠诚?”
沈醉之言颇为中肯,但若断言陈士章乃陈瑞章之历史蓝本,则诸多细节难以吻合。譬如,频繁探访功德林中人的,实为郑庭笈之妻冯莉娟,非陈瑞章妻曾若萍。
郑庭笈,这位曾任四十九军中将军长,起初并未置身于功德林之中。辽西战役失利被俘后,他被囚禁于黑龙江绥化的战犯管理所,彼时,其妻冯莉娟特地前往探望。
黄翔在杜聿明领导的第五军担任参谋长时,与荣誉第一师第四团团长郑庭笈建立了深厚情谊,其妻与郑妻情同姐妹。经傅部长协助,黄翔将冯莉娟及郑庭笈五子女接至北京家中安顿。1956年,郑庭笈自绥化调至北京功德林,双方往来愈发便捷。
在功德林,郑庭笈的日子曾逍遥自在,直至1957年某日,冯莉娟携离婚协议书求签,一切骤变。他哀叹:“我追悔莫及,愿忻口战役时丧身敌手,如戴安澜般,成民族英雄,你与子女身为烈士亲眷,生活定比现今优渥……”
深知那段过往的人皆能感同身受郑庭笈的心境,并能领悟冯莉娟在彼时做出的抉择背后的深意。
此乃周总理的精心策划,那位女打字员,正是郑庭笈的前配偶冯莉娟。1960年国庆佳节,郑庭笈于永定桥南新居再度设宴,邀亲友以素馅水饺共贺这对历经坎坷的恋人重归于好。
得益于周总理的深切关怀,郑庭笈的家庭得以圆满重构,他安享天伦之乐,直至1996年,以92岁之尊,面带微笑,平静离世。
获特赦后,沈醉迅速与粟燕萍重续前缘。妻子的首函令他欢欣鼓舞:“雪雪的信如同春风,将我心田吹拂至一个言语难表的欢愉之境。此等喜悦,无以言表!我仿佛置身于世间至福之中。”
沈醉心中的甜蜜转瞬即逝,第二封信如晴天霹雳:“她不仅再嫁,且与新人育有一子,皆因她深信我早已命丧枪下。命运何其残酷!二十年如梦岁月,唯余我心头一抹辛酸印记。旧情如烟散,往昔月下誓言成空,此生无缘共白头。”
沈醉,这位兼具文韬武略的将军,胸怀宽广,视前妻如胞妹般呵护,其子女对此深感宽慰且满怀敬意,故而沈醉能在回忆录中,以轻松笔调戏谑一番昔日同窗王耀武。
王耀武机智过人,他对沈醉透露,即便与蒋介石、何应钦等共商大计时,他亦常备数支派克金笔与高档腕表。在众人面前,他常向蒋、何心腹借用钢笔与手表,再将自备的归还,因此他的报告总能迅速获批。
王耀武凭借商贾的睿智累积了巨额财富,并购置两台新式拖拉机,欲待退役后大展身手。然而,四十四岁那年他沦为俘虏,被捕时仍身着夏日丝绸长衫,时值夏末秋初,绝非戏文中的厚重棉袍。
1945年初春,杜聿明担任昆明防卫总指挥及第五集团军统帅之际,与沈醉相遇。沈醉心怀感激,彼时令其铭记的,乃是杜聿明与夫人曹秀清间的深情厚意,及其对家庭满溢的温情。
沈醉结识的高级将领,皆沉迷于声色犬马或拥有众多妻妾,他自己也不例外。访问杜聿明家时,他才见识到真正的夫妻情深:甫入座,杜聿明即唤夫人曹秀清共餐,孩子们也欢笑着加入,氛围轻松自在,远非午宴可比。
沈醉凭借特工的敏锐洞察力察觉,杜聿明夫妇皆嗜烟如命。当杜聿明叙述缅甸征战、野人山脱险时,曹秀清急不可待地点燃香烟递给他,坚定地告诉沈醉:“他穿越丛林时,有人讹传他降日任职南京,我坚信他不会——后来证实,他仍在前线奋战!”
于功德林战犯羁押之处,沈醉重逢杜聿明时,对方已疾病缠身,生命垂危。他愕然言道:“难以置信,杜聿明竟尚未离世?”
身为军统少将的沈醉,深知杜聿明受老蒋差遣已罹患肺结核、肾结核及胃溃疡三大顽疾,却未曾料到,他被俘后还查出了脊椎结核重症,历经三年石膏固定治疗,方得痊愈。
医护人员戏言杜聿明治愈仅费“两枚铜板”,触动他心底哀伤,泪如泉涌。忆往昔,身为少将团长时,携长女杜致礼漫步西湖,囊中羞涩,连两铜板臭豆腐亦难购——蒋公用人至极,从未体恤其养病之需。
杜聿明获首批特赦时,在纽约长岛拥有泳池网球场的别墅内,夫人曹秀清坚决表态:我们历经风雨,他能适应的生活我亦能,此刻正是我照料他的关键时刻,无需他恳求,我自会归去,甚至他不愿,我亦要回!
曹秀清归国,女婿赠予她大冰箱、彩电、电动缝纫机及空调等物。杜聿明欣悦地邀沈醉来家中观赏,他下班后沉浸于新物,或与妻子共玩桥牌。曹秀清擅长持家,日烹杜聿明所爱菜肴,其身体日渐康复。
杜聿明瞧见沈醉既不沾烟也不染酒,曾打趣道:“烟与酒,理应俱备,既不抽烟又不饮酒,真乃交友之大忌。”
#百家说史品书季#